一、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原理
1、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是在施工时,首先通过泥浆循环泵将泥浆从深部的钻孔中抽出,然后将其送至泥浆分离器进行过滤和清洁,接着将清洁过的泥浆重新注入钻孔,形成循环。
2、这个循环原理可以有效地控制钻孔中的泥浆浓度和质量,确保钻孔的稳定和施工的顺利进行,同时也能减少泥浆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。
二、灌注桩泥浆比重
桥梁是1.01-1.15 。建筑是1.25。
泥浆性能指标:
1、比重:正循环钻机、冲击钻使用管形钻头时,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.1~1.3,冲击钻使用实心钻头时,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:粘土、粉土1.3;大漂石、卵石层1.4;岩石1.2。反循环钻机如孔泥浆比重1.05~1.15。
2、黏度:入孔泥浆粘度,一般地层为16~22s;松散易坍地层为19~28s。
3、含砂率:新制泥浆不大于4%。
4、胶体率:不小于95%。
5、pH值:应大于6.5。
三、灌注桩用水量怎么计算
1、钻孔灌注桩的用水量,没有什么标准,主要是根据地层岩土性质,确定泥浆比重。
2、用水量与灌注桩方量之间的关系:钻机钻进时用水量越大,泥浆相对来说就越清(泥浆比重小),护壁效果就差,这样易造成坍孔,扩孔率(充盈系数)大、砼方量相对就会增大。
四、钻孔泥浆比重一般多少
桥梁是1.01-1.15 。建筑是1.25。
泥浆性能指标:
1、比重:正循环钻机、冲击钻使用管形钻头时,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.1~1.3,冲击钻使用实心钻头时,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:粘土、粉土1.3;大漂石、卵石层1.4;岩石1.2。反循环钻机如孔泥浆比重1.05~1.15。
2、黏度:入孔泥浆粘度,一般地层为16~22s;松散易坍地层为19~28s。
3、含砂率:新制泥浆不大于4%。
4、胶体率:不小于95%。
5、pH值:应大于6.5。
五、钻孔灌注桩泥浆指标有哪几项试验
泥浆的制备和清孔是确保钻子L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。因此,对于施工规范中泥浆的控制指标:粘度测定17—20min;含砂率不大于6%;胶体率不小于90%等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,不能就地取材,而要专门采取泥浆制备,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,拌制泥浆必须根据施工机械、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.配合比设计。 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,无论对于成孔质量还是最终对桩的 承载能力的发挥,泥浆质量都是重要因素。泥浆质量差,其后果是:
1.形成不了护壁泥膜或形成的泥皮粘附力差,易于脱落,导致孔壁稳定性差,易产生塌孔或缩颈。 2.泥浆稠度大,比重大,含砂率高,形成的泥皮质量差,厚度大,大大降低桩的侧摩阻力。3.稠浆在钢筋笼上沉积粘附,导致钢筋与砼握裹力降低。泥浆比重过大,使得砼水下灌注阻力增大,降低砼的流动半径,使砼骨料大部分堆积在桩芯部位,而钢筋笼外几乎无骨料,不仅桩身质量不好而且桩的侧摩阻力也难以发挥。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泥浆的质量。